怀瑨|【我所了解的冯歌同学】

2018-10-01

作者:怀瑨

屈指算来,我与冯歌认识已经一年多了。

初次见到他是在我大一开学,因缘际会加入了反贫困协会,而他当时还是反贫困协会的会长,出席在一场迎新活动上。冯歌穿着朴素,平易近人,举手投足间却充满了爽朗轩举之气,言谈老练成熟、沉稳有力,说到动情处却又慷慨激昂,使人不得不为之惊叹和折服。那个时候我就在心里暗自讶异:他的智慧和气度,看起来远不像一个大四的学生。

冯歌当时站在讲台上,对着一教室黑压压攒动的人头侃侃而谈,一刹间,我竟联想到当年教科书上读过的梁任公之风范。我现在还记得,他向着我们的一席铿锵陈词,以这样一段话结尾:“青年之字典,无“困难”之字,青年之口头,无“障碍”之语;惟知跃进,惟知雄飞,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,奇僻之思想,锐敏之直觉,活泼之生命,以创造环境,征服历史。”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李大钊的句子,这也是我所以为的、对他最生动的诠释。

在社团的第一次团建,居然是去爬北京的西山。向来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我有点望而生怯,迟疑到底要不要参加。是冯歌半开玩笑地以“野蛮其体魄,文明其精神”相勉励,我才拿定了主意。一路上,冯歌一直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个。他一边行进,一边与我们谈笑,常常挂在嘴边的是:“年轻人要豪迈!”,并且常常严肃又不失温和地批判时行在年轻人群体里那种“小确丧”的习气,“对社会的不了解,对自我的过度关注,人生意义的缺失,是当代很多年轻人的通病,这是我们坚决要杜绝的。”为此,他也经常讲起“小我”和“大我”:“只有把自己和无穷的远方、无尽的人们联系起来,才能摆脱‘小我’的自怨自艾,把真正的‘大我’投入时代洪流里去。”在他的感染下,这样的精神风貌,逐渐渗透成为整个社团的气质。

在反贫困协会呆了些日子,逐渐对他了解深刻起来,越加确信他是真正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、充满了理想与热忱的年轻人。常听他讲更广阔的人群和更宏大的社会,听他讲和校内工友建立起来的真挚友谊,听他讲劳动者的艰辛和维权的不易,听他讲处在困顿之中的家庭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……这才让我惊觉,我所生活的世界,不仅仅是这小小的几亩燕园。他做得也同样出色:许多次亲赴国家级贫困县的调研考察,数不清的公益机构的会谈和参访,在卷帙浩繁的书籍资料里求知若渴的探索……每多了解他一分,就让我又添上一份敬意。每次碰到他,不是在给辛苦劳动的工友中秋节送月饼,就是在帮助被拖欠工资的大姐进行法律咨询。每当我念起“独善其身则穷,兼济天下则达”这十四个字,总是能在这样一种弘毅的精神和无私的担当中,看到冯歌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的影子。

冯歌的微信ID叫做“开拓者”。这也确实是他最生动的写照。在他身上,我看到了远超常人的毅力与胆识。即使如此,他也依旧从不放松对自己的一点点、哪怕是最细微的要求,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惊叹的高度自律。我们曾在静园草坪深夜畅聊人生,冯歌真挚地叙述了他大学四年的成长史:从一开始,一个以儒家伦理自律并不断寻求精神境界迈进的青年人,信奉孟子的“大丈夫养浩然之气”;到苦苦学习西方经济学,希望在西方理论中寻求经世济民之道、探索改造社会的良方;到与马克思主义相见恨晚,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并身体力行,最终成为一名进步的左翼青年……他的探索与开拓从未间断过。尽管他的能力和水平让很多同学敬佩不已,但他从未松懈前行,依然常常读书到深夜,从不在意吃穿用度,为了社团工作辛苦奔波,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份崇高的理想与追求。

“北大有很多同学有这样一个观点,越往上走,你所拥有的资源各方面会越多,你所能做出的改变也会越多——这种说法对不对呢?也有道理。但是我个人抱着一种不同的态度。我觉得,有需要往上走的,也有需要往下走的。需要有人居高位而求变,也需要有人深入群众,深入底层。我有时候会和同学们开玩笑,往上走靠你们就行了,多我一个不多,但是向下走的寥寥无几,很多事情没人去做,少了我就会缺失相当一部分。所以我就选择向下吧。你们既然都在往上走,这一块就交给你们了。”他在公益机构的访谈里一边笑着,一边说出这样一番话。

后来我常常想,他给我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哪里。冥冥思索中,我得出了答案:他身上有一种品质,是我前所未见的,用两个字来描述,叫做“忘我”。在北大,从来不缺乏灵魂有趣之人,也从来不缺乏才华卓越者,然而多数人或多或少,依旧是利己的。但是,像他那样的,一个无论是在理想追求还是在日常生活中,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的人,简直令人为之抚掌慨叹,惊讶于这是何等意义上心灵的振聋发聩。他做事,每每把自己放在最后,总是尽可能先照顾到大家,即使是于自己有损,他也毫不介意。这样干净无私的赤子的心灵,在哪里能够寻得第二颗!

我唯一一次见过冯歌流泪,是在我们的一次谈话上。他讲起自己此前的经历和见闻,讲起工人阶级的深重苦难,讲起自己家乡的诸多乱象,讲起那些他不轻易道与外人的信仰和追求……言至肺腑,不由潸然。这泪水仿佛有千钧重量,寄托着一个正直而热诚的青年的哀思,也透露出在周围人大都被现实磨平了棱角从而变得自私和苟且之际,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坚守的、那份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情怀。现在想起,每次仍为之动容不已。

在北大,每年有众多的优秀学生,或是有着很高的绩点,或是有着广泛的人脉,或是有着突出的爱好和特长……拿国家奖学金者有之,拿五四奖章者亦有之。冯歌从来不属于他们,他也无意属于他们。他的未来不是属于自己的,而是属于更为高远和广阔的追求,属于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的。

如今,未见冯歌已经三月有余,但他的处事和为人,至今仍记忆犹新。在此,希望冯歌一切都好。


以下为真爱梦想采访冯歌的报道节选:

“独善其身则穷,兼济天下则达。”在我们的镜头前,冯歌笑着给出这句他在反贫困协会学到的话,把它送给全国的大学生志愿者们。人们常说,北大精神是家国情怀;但冯歌觉得,与其叫北大精神不如叫“五四精神”,叫“青年精神”,它不是北大专有的,对社会的关注、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对家国天下的关心应该属于所有的青年。

zr3.png

怀着这颗赤诚的家国之心,他勉励青年们:少年强则国强。我们的青年关注什么,我们的国家未来就是什么样子。世界是终究要到青年这一代手里的,如果我们都只关注自己的发展,而对于社会上其他的群体没有关注,或者社会议题没有人去探讨,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国家未来会是什么样子。

最后冯歌以鲁迅先生的话作结:“‘无穷的远方,无尽的人们,都和我有关。’我们的生命一定要和广大的外在环境去勾连起来,只有这样,我们内心的很多东西才能够寻找到答案。”

从初中开始,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就深深烙在我的心里: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

大学期间,开始真正地涉足公益领域。从初中时的座右铭,到北大的五四传统,再到北大学生反贫困协会,一切选择其实都是水到渠成。我觉得,在今天公益应该成为一种时代潮流,成为青年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,当我们把自己生命和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,我们才能摆脱小我的自怨自艾,以青年应有的精神面貌迎接时代的考验。


关于进步社团官网网址更新实时信息以及翻墙防封锁访问方法,请下拉至文章页最下方查看!为支持进步学子共同关注传播扩散!

| 阅读量: